大连市第七届“工匠杯”职工技能竞赛暨全市智能制造职工技能大赛
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赛项圆满落幕
郑良柱荣获第三名
4月19日至20日,由市总工会联合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团市委、市妇联举办的大连市第七届“工匠杯”职工技能竞赛暨全市智能制造职工技能大赛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赛项在大连市技师学院顺利举办。来自全市23家顶尖企业和职业院校的46名技术精英同场竞技、比拼技能。
本次大赛分为理论考试和实操竞赛两部分。理论考试范围包括职业道德、安全规范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全面考查选手的综合素养,成绩排在前30名的选手进入决赛;实操竞赛要求选手在240分钟内完成赛件加工,综合考验选手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盘起工业选派郑良柱、包时栋、吕国健出征市赛,经过理论于实操的艰难比拼,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郑良柱以97分(百分制)的绝对优势荣获理论考核第一名,综合成绩第三名。
公司从2021年开始,本着在岗位中培养学习,在外部大赛历练的原则,五年间先后组织了67人次员工参加了13次数控车铣的区级、市级、省级大赛,成绩越来越好,理论越来越扎实,实操角度越来越广。员工们也从大赛中感受到了技术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学习的劲头越来越足。
“哪有什么所谓的天才,只不过是自己比别人更努力……”
我们没有专职的“参赛选手”,都是来自一个个平凡的岗位,他们在岗位中,日积月累间,积累着加工经验,又到大赛中磨练加工毅志,通过十几次的参赛比拼,获得了今天不俗的成绩。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在历练中成长才是更宝贵的。
通过参赛者的回顾和分享,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现场比赛那种惊心动魄!
郑良柱——每一次大赛,都是给予我宝贵的经验
在这次比赛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发现了自己不足之处,在比赛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不同的设备,不同的操作界面和系统造成很大压力,影响加工思路,和绘图顺序,遇到这种情况注意取舍,调整心态,把重点拿分向抓住。重点是对软件运用熟练程度,考前对加工路径和工艺安排尤为重要,反复练习,多听取师傅们的意见,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水平,成绩永远属于过去,在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工作,把所学所看到融入到工作当中,回报企业,不辜负企业对我的培养与栽培。
包时栋——考试真题图纸给了我当头一棒
今年又参加了大连市第七届工匠杯职业技能竞赛,清明节后开始备赛,经过一周复习理论知识后,于4月13日通过了理论考试的初赛,顺利进入实操决赛。面对比赛提供的CAXA、MASTERCAM两种软件以及较为复杂的比赛样题,软件的不熟悉以及样题里的各种叠加关联尺寸,让我满心惶恐。利用剩余五天时间,连续三天练习到凌晨,反复的研究图纸,总算在考前将样题3D造型成功,没有更多时间熟练软件便冲上了考场,考试真题图纸给了我当头一棒,图纸至少更改百分之三十以上,且尺寸标注样式及位置全部有变动,看到图纸后又慌的一批,冷静面对,一步步走,总会有解决办法,这么在心里宽慰自己。
开始画图,不要受其他选手影响,一头扎进了图纸开始造型,等再次关注比赛时间的时候,吓了一跳,画图时间已经用了比赛时间的一半,还有尺寸没有找到!不找,开始编程,必须要开始加工了,然而准备工作做好开始加工的时候,机床突然莫名的出现报警,自动打开单段执行功能且无法取消,经过现场技术人员处理告知程序内不可出现换刀指令,原本加工中心的比赛变成了数控铣比赛,手动换刀加工,总算开始加工了,也许是知道自己落后操作的时候用力过大,也许是机床部件有旧伤,刚荒取完第一把刀具,机床门又无法打开了,眼看落后越来越大,四月怡人的气候里,头上开始冒汗了,比赛时间还剩一小时,心里突然出现一句话:也许放弃也不错,已经没有机会了,面对主裁判对我是否需要延时的询问,我挥手拒绝了,心想一会可能就要交卷了,还要延时做什么,我看着倒计时60分钟的屏幕,我突然想到了今年比赛名额限制每个单位最多三名选手参赛,比我优秀的曹帅毅然将机会让出来,还有公司赛前培训,如果我这个时候交卷认输,回去如何交代,况且缴枪不杀从来不是盘气人的选项之一。继续干,迎头直追,追得上追不上都要干到底!
想到这些,反而不着急了……等到裁判喊着比赛时间到,停止机床,拆卸工件上交的时候,我的工件完成了五分之三,虽然自己对这个成绩很不满意,不过总算没有交白卷,积累经验下次再战!
吕国健——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最好的作品
参加第七届工匠杯比赛,与平日加工不同的是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最好的作品,更加考验机床和软件的使用熟练度,虽然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但丰富了比赛的经验,赛后复盘发现不足,日后增加这方面训练,期待下次突破取得更好成绩。